沙巴体育手机版

图片
  当前位置 >> 沙巴体育手机版>>磴口县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乡村振兴
内蒙古磴口县:驻村“心贴心” 帮扶“实打实”
发布日期: 2023-07-27 信息来源: 磴口县乡村振兴局 编辑:王硕 打印本页
 

  “孔书记,今年我也想入股咱们的万红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帮帮我吗?”近日,内蒙古磴口县隆盛合镇公地村村民老李主动联系驻村第一书记。自从圆桌会上向大家了解到怕搞产业亏本,驻村第一书记孔令东一直在努力解开村民们的“心结”。
  磴口县25名驻村第一书记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紧抓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点任务,忙碌的身影时刻奔走在乡间小道上。
  凝聚发展合力,田间地头话丰收
  小麦品种特性、苗木繁育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在补隆淖镇新河村“助农增收”主题党日现场,支部党员积极提问,在村农户也来旁听,能容纳100多人的党员会议室人头攒动。
  “现在组织生活越来越规范了。”巴彦淖尔市林草局派驻新河村第一书记杨玉清说。村民钱袋子不鼓、产业发展不强,一些影响村子发展的难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杨玉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借党员大会契机,他将大家聚在一起,提建议、想对策。
  “开会针对性不强,村民积极性不高”“村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会后,杨玉清与村里48名党员逐一交流,将大家关注的发展痛点逐一整理记录,形成任务清单。
  找准问题,杨玉清对症下药:一边联系市林草局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一边重新制定党员议事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等。杨玉清挨家挨户开展走访工作,三个月便把新河村的情况摸了个遍,还争取到帮扶资金10余万元,用于党员活动室、扩建草原书屋等。 
  “经济搞不好,村民就不信任,必须要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支部牵头引项目,党员带头做示范,杨玉清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合力打造“一库一园一区”综合项目,小拱棚蜜瓜种植达到了1200多亩,全村两年间新建钢架大棚185栋,仅此一项亩均增收5000元,当年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挖掘资源潜力,沙坡头上谋发展
  “苏书记,嘎查的漠北营地、蒙古新村经营等方面,还需要嘎查党支部大力支持啊。”沙金套海苏木巴音宝力格嘎查旅游公司负责人老张,找到驻村第一书记苏和。
  想发展农牧旅游项目的老张、想搞养殖的老李……最近嘎查里找苏和的人多了起来。自驻村以来,他引导村民改变了“不敢发展”的思维。刚到嘎查时,他被眼前的“沙海”惊呆了,巴音宝力格嘎查的地理位置较偏而且产业结构单一,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沙窝窝也是可以“生金”的。
  苏和结合嘎查的资源禀赋制定方案,多次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按照“四议两公开”进行决策,确定了“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发动20户农牧民牵头,以16顶蒙古包入股方式为主,成立楠鼎专业旅游合作社,以“世外沙金”旅游区、“圣牧高科”有机牧场和百年“梭梭林”为核心,打造“东西”“南北”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牧家游”、“牧家乐”等旅游餐饮服务业,预计入股牧民年底保底分红2万元左右。 
  凸显庭院魅力,方寸土地助振兴
  几天前,一个熟悉的电话打到了驻村工作队。“小宋,我们家被评为县里的‘美丽庭院’啦。”渡口镇新地村李长青的声音里透着自豪。
  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当时学习完一号文件的驻村第一书记宋述文特别激动,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同村两委一起研究,如何充分整合农村半劳力、弱劳力资源,更好地发展“短平快”的庭院经济。
  “宋述文书记从去年开始带着我们村发展庭院经济,我们自家闲置的‘巴掌地’都被盘活了,去年我家仅庭院收入就2万多元呢。”李长青和邻里乡亲们分享道。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思路,宋述文指导和帮助村里的党员大户制定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带领村里党员致富能手在房前屋后“方寸地”、“荒废地”上下功夫,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家庭牧场等,在扮靓和美乡村的同时,丰富群众的“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今年来,磴口县积极探索“嘎查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种植能手+农户”模式,因地制宜推动“庭院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发展种植模式,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将农家庭院“方寸之地”建成致富的“聚宝园”。

相关文档: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1742号蒙公网安备 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