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气温骤降,在渡口镇城东村钢架大棚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有序开展埋设地锚和钢架预埋件、组装立设主体钢架、棚膜等工作。该项目是今年渡口镇的重点农业项目之一,项目流转土地160亩建设70栋钢架大棚,总投资304万元。自今年9月份落地开工以来,园区积极克服疫情等困难,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和冬闲有利时间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一座座崭新的钢架大棚鳞次栉比,修整道路等收尾工作正在进行。
在渡口镇东地村设施农业棉帘大棚内,水果萝卜葱郁挺拔,长势正旺。再过1个月,成熟的水果萝卜将被运往磴口县城及周边,摆上市民的餐桌。
“我家过去主要靠种玉米葵花等经济作物,一年辛辛苦苦忙活下来,收入也没有多少。” 在大滩村村民张改枝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她细数着发展钢架大棚设施农业的种种好处。“今年,种了1棚豆角1棚芹菜,地还是原来的地,可一年四季种蔬菜收入是原来的好几倍!”
近年来,渡口镇牢固树立“抓产业促振兴”理念,紧紧围绕“抓产业、建园区、增效益、带农户、强经济”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全镇通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推进“一基地两园三区”建设,建好花菇基地,加快推进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转型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让沙巴体育手机版人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数据令人欣喜,截至目前,全镇设施农业总面积近2000亩,2022年依托设施农业为全镇脱贫群众年分红36.3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务工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务工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增厚渠道,务工家庭平均增收3000元左右。设施农业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户致富的“金钥匙”和产业振兴的“新引擎”。渡口镇东地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以及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闲置、土地流转等方式预计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从“后进村”蜕变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百万村”。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经营,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从脱贫出列到踏上乡村振兴致富路,渡口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农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引擎”,开启属于渡口人自己的乡村振兴新生活。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