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沙巴体育手机版>>磴口县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沙巴体育手机版对磴口县第十一届委员会2024年度第00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1-19 信息来源: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 编辑: 杨娇 打印本页
 

  截至2023年底,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3.18万千瓦,磴口县目前已获批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共计6项,装机规模1148.8万千瓦(其中,基地项目中光伏项目85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260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项目14万千瓦;远景4.8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蒙能电源侧60.5万千瓦/121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项目1项。
  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总面积2.5万亩,未占用林地,项目于2023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2024年5月完成生态治理,主要种植梭梭、四翅滨黎接种肉苁蓉,株行距为0.5米x4米,1亩种植334穴、双株668株,目前我县已累计完成光伏+生态治理面积4.8万亩。
  磴口县2024年实施的蒙能36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及14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年底将全部实现并网发电,2025年可完成生态治理。
  磴口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三业融合”综合立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光伏板前沿距离地面高度1.8米,后沿距离地面4米)、拉大阵列间距(前后阵列距离12米),给种植留下充足的空间,在光伏矩阵内种植梭梭、四翅滨藜等沙生植物,并通过引黄滴灌的供水方式为场区生态治理进行供水。“板上发电”经核管运行周期年内发电小时数在1700小时以上。“板下种植”,既能体现防沙固沙的生态效益又能兼顾沙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光伏发电企业在实施光伏+生态治理项目过程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磴口县将借助乌兰布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实施,不断创新新能源+沙产业协同发展方式,力争将磴口县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光伏+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示范区和荒漠化治理展示区,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沙漠治理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1742号蒙公网安备 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  

沙巴体育手机版对磴口县第十一届委员会2024年度第00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1-19 来源: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 编辑: 杨娇
  截至2023年底,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3.18万千瓦,磴口县目前已获批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共计6项,装机规模1148.8万千瓦(其中,基地项目中光伏项目85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260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项目14万千瓦;远景4.8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蒙能电源侧60.5万千瓦/121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项目1项。
  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总面积2.5万亩,未占用林地,项目于2023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2024年5月完成生态治理,主要种植梭梭、四翅滨黎接种肉苁蓉,株行距为0.5米x4米,1亩种植334穴、双株668株,目前我县已累计完成光伏+生态治理面积4.8万亩。
  磴口县2024年实施的蒙能36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及14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年底将全部实现并网发电,2025年可完成生态治理。
  磴口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三业融合”综合立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光伏板前沿距离地面高度1.8米,后沿距离地面4米)、拉大阵列间距(前后阵列距离12米),给种植留下充足的空间,在光伏矩阵内种植梭梭、四翅滨藜等沙生植物,并通过引黄滴灌的供水方式为场区生态治理进行供水。“板上发电”经核管运行周期年内发电小时数在1700小时以上。“板下种植”,既能体现防沙固沙的生态效益又能兼顾沙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光伏发电企业在实施光伏+生态治理项目过程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磴口县将借助乌兰布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实施,不断创新新能源+沙产业协同发展方式,力争将磴口县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光伏+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示范区和荒漠化治理展示区,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沙漠治理解决方案。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1742号  蒙公网安备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