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磴口篇】磴口全鱼宴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缘
发布日期:
2025-04-11
来源:
“磴口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
杨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沙巴体育手机版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今天起,磴口县民委陆续推出磴口县非遗传承技艺系列宣传推介,旨在进一步提升磴口县民俗传统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赓续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黄河“几字弯”顶端的磴口县,欢声笑语间,一场全鱼宴开场,热意腾腾而上,鲜香四下飘散。众人围坐,共享佳肴,席间满是温馨,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从黄河金翅大鲤在浪花中欢快跃出的瞬间,到二十八道精心烹制的鱼馔整齐摆满长桌的一刻,在这座地处塞北的小城,借助一道道河鲜佳肴,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鱼香四溢,承载着各民族间深厚情谊,诉说着团结共融的美好篇章。
磴口县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河的滋养与润泽,使得磴口这片土地成为了名扬四方的“塞外鱼米之乡”,百湖星罗棋布,宛如明珠般点缀其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2025年3月,河套全鱼宴的制作技艺荣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河套全鱼宴的主要菜式基本上以炖、煮、煎、炸为主,充分利用每种鱼的特点。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厨们不断推陈出新,河套全鱼宴的菜式已经多达100多道。
磴口的全鱼宴,早已超越了单纯美食的范畴,已然化身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鲜明符号,在捕捞鱼儿、精心烹饪以及共享全鱼宴的过程中,凝聚着各族群众的心血与智慧,大家秉持着相同的信念,朝着同一目标奋进,在传承与创新中,让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持续散发独特魅力,也使得民族团结的情谊在烟火日常里愈发深厚。
全鱼宴的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让我们继续携手,共同守护这份传统,让全鱼宴的故事流传更远,让民族团结的花朵在每一个角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