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沙巴体育手机版>>磴口县门户网站>>旅游服务>>磴口文化
黄河“几”字湾上的“三兄弟”
发布日期: 2023-02-06 信息来源: 微磴口 编辑: 打印本页
 

  黄河“几”字湾上的“三兄弟”

  千百年来,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出发,一路奔腾而来,从上游进入中游,顺势北上,成就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继而切割荒漠赫然南下,到达陕西潼关,黄河又改道向东流,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状,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世人美其名曰:黄河“几”字湾。
  “几”字湾上的“三兄弟”,就是磴口境内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京藏高速公路磴口黄河大桥、三盛公黄河铁路桥。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坐落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南2公里处的黄河之上,是我国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同时兼有交通、发电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它始建于1959年6月,竣工于1961年5月。它的建成使用结束了河套灌区自古以来无坝自流、多口引水的历史,使灌区近900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万顷良田,历史性地把黄河水灾害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经典,从而使河套平原成了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和“塞上粮仓”。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乌兰夫、江泽民、乔石、布赫等曾先后来此视察。
  沿着两岸碧柳掩映的柏油路远远望去,那洋溢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形塔式展览楼和呈65度夹角八字形左右延伸的主体工程便盎然跃入眼帘。右侧赫然耸立着18个孔闸的拦河闸,150多扇大型玻璃窗临风壁立,闸房里重达60吨的大型启闭机次第排开,恰似缚龙的巨臂,掣动着每个孔宽16米的弧形闸门。左侧威风凛然地横亘着9个孔闸的总干渠进水闸,与拦河闸相连并立,形如鸳鸯,浑然一体。两闸顶部为雄宏的公路桥飞跨黄河两岸,长达320米的桥面上车水马龙,汽笛交响,成为连接内蒙古与祖国大西北的交通纽带。登上枢纽工程凭栏远眺,滔滔黄河逶迤而来,金波叠映,两岸大堤翠树回环,碧影连天。每逢壅水灌溉期,枢纽闸门徐徐开启,汹涌的河水从闸孔里奔腾而下,激起千层碎浪,如烟若雾,沸腾澎湃,发出惊天轰鸣,把整个工程渲染得雄姿英发,气势磅礴。信步道对岸,濒河公园笼罩在含烟凝雾的绿影之中,或乘旅游船溯源而上,领略黄河冲浪的刺激;或跃入大河搏风击浪,一展娴熟的泳技;或与情侣在人工湖里泛舟徜徉,尽享爱情的甜蜜;或嬉戏于下游的浅水沙滩,留影清风细浪从中;或在小吃摊点一边品啖黄河风味熏鱼,一边静静地欣赏塞上黄河风情,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北3公里,就是京藏高速公路磴口黄河大桥。这座桥始建于2002年,2004年竣工通车,属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桥,是贯通华北与西北交通大动脉上的咽喉要塞,是黄河上游首座高速公路大桥。大桥在巴彦高勒镇东郊连跨包兰铁路、110国道和黄河总干渠,横跨黄河的主桥长达1772米。远远望去,整座大桥犹如长虹卧波,雄浑壮美。桥上,飞驰的汽车川流而过,追赶着时间和效率;桥下,弥漫的水雾笼罩着浩渺的河面,奔腾的河水挟裹着滚滚泥浪逶迤而去,流向遥远的天际。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南2.5公里,就是包兰铁路线上的三盛公黄河铁路桥,目前为双线运行桥,南侧的钢架铁桥始建于1957年,1958年国庆节竣工通车。桥下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傲然耸立在惊涛骇浪中的11个巨型桥墩,把重达千万吨的桥梁凌空托起;银亮的钢架,在全长700余米的桥身上焊接成一条宽阔的钢铁巷道;整座桥梁巍峨壮观,犹如一条苍龙横卧在黄河之上,成为华北通往西北之咽喉要道。北侧的混凝土结构桥始建于1997年,3年完工,是九五计划实现包兰铁路复线营运的配套大桥。
  临高远望,飞跨在黄河之上的大铁桥,恰似两条并行的巨龙,横卧在远天,凌空欲飞。置身桥头,桥东是层峦叠嶂的鄂尔多斯山地,傍河绵延,伸向远方;桥西阡陌相连,如花似锦,叠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塞上风情画。

 

相关文档: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磴口县信访局)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局
蒙ICP备13001742号蒙公网安备 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  

黄河“几”字湾上的“三兄弟”

发布日期: 2023-02-06 来源: 微磴口 编辑:

  黄河“几”字湾上的“三兄弟”

  千百年来,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出发,一路奔腾而来,从上游进入中游,顺势北上,成就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继而切割荒漠赫然南下,到达陕西潼关,黄河又改道向东流,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状,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世人美其名曰:黄河“几”字湾。
  “几”字湾上的“三兄弟”,就是磴口境内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京藏高速公路磴口黄河大桥、三盛公黄河铁路桥。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坐落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南2公里处的黄河之上,是我国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同时兼有交通、发电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它始建于1959年6月,竣工于1961年5月。它的建成使用结束了河套灌区自古以来无坝自流、多口引水的历史,使灌区近900万亩农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万顷良田,历史性地把黄河水灾害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经典,从而使河套平原成了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和“塞上粮仓”。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乌兰夫、江泽民、乔石、布赫等曾先后来此视察。
  沿着两岸碧柳掩映的柏油路远远望去,那洋溢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形塔式展览楼和呈65度夹角八字形左右延伸的主体工程便盎然跃入眼帘。右侧赫然耸立着18个孔闸的拦河闸,150多扇大型玻璃窗临风壁立,闸房里重达60吨的大型启闭机次第排开,恰似缚龙的巨臂,掣动着每个孔宽16米的弧形闸门。左侧威风凛然地横亘着9个孔闸的总干渠进水闸,与拦河闸相连并立,形如鸳鸯,浑然一体。两闸顶部为雄宏的公路桥飞跨黄河两岸,长达320米的桥面上车水马龙,汽笛交响,成为连接内蒙古与祖国大西北的交通纽带。登上枢纽工程凭栏远眺,滔滔黄河逶迤而来,金波叠映,两岸大堤翠树回环,碧影连天。每逢壅水灌溉期,枢纽闸门徐徐开启,汹涌的河水从闸孔里奔腾而下,激起千层碎浪,如烟若雾,沸腾澎湃,发出惊天轰鸣,把整个工程渲染得雄姿英发,气势磅礴。信步道对岸,濒河公园笼罩在含烟凝雾的绿影之中,或乘旅游船溯源而上,领略黄河冲浪的刺激;或跃入大河搏风击浪,一展娴熟的泳技;或与情侣在人工湖里泛舟徜徉,尽享爱情的甜蜜;或嬉戏于下游的浅水沙滩,留影清风细浪从中;或在小吃摊点一边品啖黄河风味熏鱼,一边静静地欣赏塞上黄河风情,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北3公里,就是京藏高速公路磴口黄河大桥。这座桥始建于2002年,2004年竣工通车,属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大桥,是贯通华北与西北交通大动脉上的咽喉要塞,是黄河上游首座高速公路大桥。大桥在巴彦高勒镇东郊连跨包兰铁路、110国道和黄河总干渠,横跨黄河的主桥长达1772米。远远望去,整座大桥犹如长虹卧波,雄浑壮美。桥上,飞驰的汽车川流而过,追赶着时间和效率;桥下,弥漫的水雾笼罩着浩渺的河面,奔腾的河水挟裹着滚滚泥浪逶迤而去,流向遥远的天际。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南2.5公里,就是包兰铁路线上的三盛公黄河铁路桥,目前为双线运行桥,南侧的钢架铁桥始建于1957年,1958年国庆节竣工通车。桥下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傲然耸立在惊涛骇浪中的11个巨型桥墩,把重达千万吨的桥梁凌空托起;银亮的钢架,在全长700余米的桥身上焊接成一条宽阔的钢铁巷道;整座桥梁巍峨壮观,犹如一条苍龙横卧在黄河之上,成为华北通往西北之咽喉要道。北侧的混凝土结构桥始建于1997年,3年完工,是九五计划实现包兰铁路复线营运的配套大桥。
  临高远望,飞跨在黄河之上的大铁桥,恰似两条并行的巨龙,横卧在远天,凌空欲飞。置身桥头,桥东是层峦叠嶂的鄂尔多斯山地,傍河绵延,伸向远方;桥西阡陌相连,如花似锦,叠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塞上风情画。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磴口县信访局)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局
蒙ICP备13001742号  蒙公网安备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