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三十九期】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嘎查:直饮水站进嘎查支部服务暖民心,
近期,巴彦高勒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抓手,以“社区与嘎查村结对帮扶”模式,将全镇干部入户遍访过程中接到群众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办理,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从即日起,巴彦高勒镇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刊登为民服务暖民心事迹,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今日,我们将刊登第三十九期:
“以前总担心自来水有杂质,烧开水还要等半天,现在出门几步路,拧开龙头就能喝上干净水,一分钱不用花!”沙拉毛道嘎查村民握着刚接满直饮水的杯子,语气里满是欢喜。这处让村民赞不绝口的免费共享直饮水站,是嘎查党支部聚焦“饮水安全”民生小事,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
此前,嘎查部分村民对日常饮水水质心存顾虑,不少家庭要么花钱买桶装水,要么反复烧开自来水,既增加生活成本,又添不少麻烦。党支部在日常走访中得知这一需求后,迅速把“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提上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讨方案,党员干部带头上门征求意见,摸清村民取水习惯和需求。为了让直饮水站既实用又便民,党支部多方对接专业设备厂家,优先选择过滤精度高、运维方便的设备,还特意将站点选在嘎查活动中心旁——这里靠近居民区,老人、孩子取水都方便。安装期间,党员志愿者主动帮忙搬运设备、协助调试,还在设备旁贴好使用指南,手把手教老年村民操作;设备投用后,党员们又轮流定期清洗滤芯、检查机器,确保村民随时能喝上“放心水”。一杯直饮水,承载着党支部对村民的牵挂。沙拉毛道嘎查党支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温暖送到村民心坎上,也让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在每一滴干净水里慢慢凝聚。
【我们的节日】巴彦高勒镇南开社区开展“双节党群同心乐·民族团结睦邻里”文艺汇演暨沙巴体育手机版:日活动,
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在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群互动与民族团结,南开社区于9月28日在学府花园小区举办“双节党群同心乐·民族团结睦邻里”文艺汇演暨沙巴体育手机版:日活动。活动邀请了辖区党员、共建单位以及暖心志愿者协会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文艺汇演在南开社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带来的开场舞《好运来》中拉开帷幕,红色记忆与艺术表演巧妙融合,迅速点燃了全场热情。随后,舞蹈《天边》《山坡坡》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营造出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居民们的现场表演更是惊喜不断,电吹管独奏《梦中的额吉》深情悠扬,独唱《纳西情歌》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全体人员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深沉的热爱与祝福。
除文艺表演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沙巴体育手机版:项目。义诊区医护人员耐心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基础检查;义剪区的志愿者手艺娴熟,为老人们免费理发;政策宣传台前,工作人员细致解答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并通过有奖问答等形式,寓教于乐,增强群众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活动现场,医保局也专门设置了宣传展台,积极向居民介绍2026年度医保缴费标准、缴费时间和参保方式,耐心解答大家普遍关心的医保待遇和报销流程问题,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并享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保障。
此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更进一步拉近了党群距离,增进了邻里情谊,展现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和睦共处的良好风貌。南开社区将继续以服务居民为宗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共同建设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
孙立新一行深入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9月14日,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立新带领市驻站指导组深入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召开专题培训会。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晓峰,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韩瑞,县政协副主席、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梁志强,各苏木镇、农场公司及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孙立新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按照“三落实一巩固” 要求,聚焦国家、自治区、市、县督查整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政策落实工作全方位进行了培训,为全体参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会后,孙立新带领市驻站指导组一行深入城关村开展入户核查工作。
入户核查工作结束后,孙立新组织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问题反馈会议,各指导组就入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孙立新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到了收官决战的关键时刻,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问题、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过硬成效。要统筹问题整改,聚焦短板弱项,查漏补缺,协调联动,确保问题全清零,考核不丢分,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多形式、全覆盖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政策业务学习,搞清楚工作职责,弄明白政策要求,进一步精准问题,成为行家里手,做到知责明责、履职尽责。
志愿服务暖人心,“两癌”筛查护健康,
为切实保障苏木广大妇女身体健康,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近日,磴口县妇幼保健院联合沙金套海苏木卫生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了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志愿服务活动,将健康关怀与文明新风送到群众心坎上。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通过苏木微信群、嘎查公告栏、入户走访等方式,提前向苏木妇女宣传“两癌”筛查的重要性、筛查流程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积极引导适龄妇女主动参与,确保筛查工作高效覆盖。
筛查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有的协助医护人员登记信息、引导流程,帮助行动不便的妇女完成各项检查;有的为等待筛查的群众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两癌”预防知识、日常保健方法及相关惠民政策。医护人员则凭借专业技术,细致地为每一位妇女进行检查,对筛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和后续诊疗建议,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次“两癌”筛查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沙金套海苏木的妇女们筑起了一道健康“防护墙”,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下一步,沙金套海苏木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各类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把健康关爱和文明服务延伸到苏木的每一个角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八期】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嘎查:为民办实事修路便民行,
近期,巴彦高勒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抓手,以“社区与嘎查村结对帮扶”模式,将全镇干部入户遍访过程中接到群众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办理,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从即日起,巴彦高勒镇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刊登为民服务暖民心事迹,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我们将刊登第十八期:
沙拉毛道嘎查有一条老土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湿滑,周边群众出行十分不便,特别是农忙时大型农机根本进不来。近期,沙拉毛道嘎查村委了解到此事后,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为村民修路便民出行。
为村民出行道路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沙拉毛道嘎查村“两委”立即联系施工方,修建出行道路,为道路铺上厚厚的砂石,提高道路平坦度和坚硬度,良好的交通条件也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为确保修路成果长期惠及村民,下一步,沙拉毛道嘎查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维护保养、开展道路安全知识宣传等,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二期】巴彦高勒镇贺兰社区联合北粮台村开展“多方联动传关爱 健康科普惠民生”义诊活动,
近期,巴彦高勒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抓手,以“社区与嘎查村结对帮扶”模式,将全镇干部入户遍访过程中接到群众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办理,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从即日起,巴彦高勒镇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刊登为民服务暖民心事迹,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我们将刊登第十二期:
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月20日,巴彦高勒镇贺兰社区联合北粮台村、县中蒙医院、磴口县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多方联动传关爱 健康科普惠民生”义诊活动,把健康服务和暖心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
活动现场,中蒙医院医护人员早早到位,现场搭起诊疗台,为患有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慢性病症的村民开展针灸治疗。银针精准刺入穴位,不少村民扎针后当场表示疼痛明显缓解,连连称赞。同时,其他医护人员为村民们提供免费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健康咨询等服务,耐心询问村民身体状况,细致讲解慢性病预防、日常养生等知识,针对不同病症给出个性化诊疗建议和用药指导。
同时,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科技生活实用知识,重点讲解了智能手机基础操作、防电信诈骗技巧等内容。还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类科学问题,引导大家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
此次活动用精准服务回应群众需求,用真情互动凝聚民心,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停留在口号上,更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暖,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温情与力量。下一步,贺兰社区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通过沙巴体育手机版便民惠民举措,把服务不断送到群众身边。
沙金套海苏木:入户走访暖民心,乡村振兴促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近日,沙金套海苏木领导干部积极行动,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走访工作,切实了解民情、解决民困。
领导干部们逐户走访,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每到一户,干部们都详细询问家庭的收入来源、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状况。
在走访过程中,干部们还积极宣传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从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到教育资助、医疗帮扶等,都进行了细致解读,确保村民们清楚知晓政策内容。
同时,对于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干部们认真记录,现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则带回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及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做到问题不遗漏、解决有实效。
此次入户走访,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精准掌握了村民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接下来,沙金套海苏木将持续发力,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让乡村发展更上一层楼,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张宇深入巴彦高勒镇调研磴口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运营情况及庭院经济发展情况,
8月2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提名人选张宇深入巴彦高勒镇调研磴口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运营情况及庭院经济发展情况。政府办主任黄文韬随同调研。巴彦高勒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魏震陪同调研。
张宇来到磴口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通过实地调研与现场交流的方式,查看了华莱士瓜、蜜瓜、沙漠黄柿子长势情况,详细了解了示范区的运行及招商引资、各项配套设施和项目建设情况。随后,来到巴彦高勒镇城关村农户家,通过与农户交流交谈,详细了解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产品销售渠道、联农带农成效等情况。张宇强调,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加大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要不断擦亮华莱士瓜的核心优势品牌,做强地方优势产品,全链条发力、上下游协同,全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示范区发展提质增效。要盘活庭院闲置土地、培育壮大庭院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驱动,拓展庭院经济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小庭院、大经济”的乡村产业新业态。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巴彦淖尔新变化 | 从“田间”到“舌尖”磴口县南开社区助农增收、便民惠民有妙招,
眼下,正值沙漠黄柿子的销售旺季。清晨6点,在磴口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的大棚内,果农忙着采摘黄柿子,一个小时不到,刚从架上采下的黄柿子就被送到了南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确保了“当天采摘,当日直达”,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产销闭环,南开社区通过开展“助农便民·农产品进社区”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新鲜的特色农产品。
南开社区位于巴彦高勒镇核心区域,是一个拥有万余居民的社区,外来人口、老年人和儿童占比较高。为进一步搭建产销对接桥梁,赋能农产品流通销售,社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扬帆计划” 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负责拍摄推介广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线上宣传视频发布,联户长开展线下推广,合力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实现 “村产社销”。社区居民尚大姐满载而归,笑容满面地说道:“价格比外面便宜,质量又好还新鲜,我们小区的已经买了20多袋了。”她认为,这样的活动办得非常好,既帮助了农户增收,又给居民带来了实惠!
南开社区通过搭建交易平台,使优质农产品走进社区,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了社区与居民、农户之间的联系,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南开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沙巴体育手机版助农便民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社区力量,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隆盛合镇:党旗引领聚合力 商会助农促振兴,
七月的隆盛合镇,瓜香馥郁。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蜜瓜以口感甜蜜、风味独特,深受国内外宾客青睐,今年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然而,受频繁降雨影响,对收成造成一定损失。为切实保障农户收益,隆盛合镇商会迅速响应,多措并举开展产销对接,有效纾解瓜农之忧。
精准对接拓渠道,产销衔接保畅通。隆盛合镇商会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订单分配—集中收购—统一发货”的产销体系。会员单位内蒙古众聚达贸易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客商资源,成功签订多笔订单,依托冷链物流快速发往广东、杭州、东南亚等地。据统计,此次助农行动累计帮助民兴村、合同村农户70余户,销售蜜瓜150万斤,有效解决瓜农销售难题,实现丰产增收。
党建引领显担当,乡村振兴添动能。此次行动是隆盛合镇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有效激活社会组织的资源与活力,形成“商会搭台、企业助力、农户受益”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不仅有力保障了村民收益,稳定了产业发展,更彰显了社会组织在凝聚力量、助力产业、促进振兴中的重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