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磴口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从思想认识、业务工作、服务工作、宣传等方面入手,做实“民生警务”,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提高思想认识,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夯实前提基础。一是转观念。县局要求民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公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以服务者的姿态实行有效的管理,真正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二是强队伍。局党委不断加强队伍管理教育,强化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集中开展纪律作风排查和治理,坚决杜绝“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民警因违法违纪或不良的道德行为而影响整体公安队伍的形象。三是严回访。强化“回访也是满意度”的思想,全面推行案件“四访”制度,真正做到“受案有回执”“立案有回访”“破案有回复”“没破案也有回访”,让老百姓知道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的程序和办理案件的透明度,增强公安机关公信力、提升群众满意感。
二、加强业务工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寻求多种途径。一是强化打击力度。树立“破案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不断加大打防力度,持续保持对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让群众看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力度,让群众在进一步改善治安安全状况中获得安全感。二是强化纠纷化解。县局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级负责制,各派出所社区民警、所长、分管领导视工作职责为不同责任人,每个派出所当班的警组,对接到的纠纷能现场化解的现场化解,到第二天还未化解的直接移交给所长,由所长继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最终让矛盾双方和解。三是强化安全防线。县局推出机关与巡特警、派出所、交警组合巡逻、联合执勤,提升见警率。不断完善“红袖标”、网格化巡逻等防范措施,全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面动态防控网络,遏制可防性案件的发案。
三、聚焦服务质效,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服务更规范。督促民警在窗口服务、接待群众、执法办案等工作中灵活巧妙地使用语言艺术,多使用“教科书”式的规范语言,端正服务态度,把控说话语气,杜绝“冷横硬”,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为群众说话和出谋划策,同时依法办事、公平公正,让群众感受到民警的关怀和温暖。二是服务更贴心。推行一次性告知和电话告知服务,对群众的咨询和疑问做到全方位告知和解释,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对受理、审批、信息上传等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重要节假日实行弹性工作制,让警务工作跟着群众的需要走。三是服务更全面。县局加强外来人口的动态、登记管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强化外来人口的权益保障。
四、搞好警务宣传,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供正面支撑。一是实行联合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宣传,做到人人懂法、知法、守法。在辖区制作大型宣传板和张贴红布横幅。通过民调上门上户,发放宣传册,强化防范意识宣传,同时借助辖区居委会的力量,做好反诈防骗工作。二是借助活动宣传。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情通报会”等活动,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民警、辅警的生活和日常警务工作,让群众理解公安工作、支持公安工作,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定期向辖区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群体汇报、通报工作,虚心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充分利用“自媒体”正面引导舆论,推送服务群众的新举措,宣传各类安全防范技巧知识,解读公安业务政策。利用个人微信平台和网络平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全方位展示在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队伍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