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沙巴体育手机版>>磴口县门户网站>>动态信息>>部门动态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服务项目建设亮点工作
发布日期: 2025-01-22 信息来源: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杨娇 打印本页
 

  近年来,磴口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模式由政府单方投入逐步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转变,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建管运”一体化、“投建运”一体化、“EPC+投建运”等多种建设模式,在提高建设标准的同时,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3.14万亩(2024年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44万亩),其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9830万元,建成13.7万亩,占总量的27.6%,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涉农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单体或联合体,在建前、建中、建后以不同投入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投同建的新格局。    
  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支持涉农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根据产业特点和种植结构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在原有财政投资2316元/亩的基础上再投入1000元以上,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实现“田、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
  制定“五统一”建设管理制度(即: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监管、统一支付、统一管护)。立项后,由农牧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确定建设标准;项目批复后,经营主体投资部分纳入共管账户管理,将财政资金和经营主体投资一并纳入招标范围进行统一招标;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全程统一监管,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项目结算时,按照施工进度统一计量支付;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统一安排管护,管护期15年,管护费从经营主体投资款中按照比例提取,实报实销。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项目建成后,经营主体负责经营和管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实施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地膜残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经测算,项目区种植青贮玉米、葵花等农作物亩均节水达30%—50%,节省化肥20%左右,产量增加20%左右,每亩地节水、省肥和创收近600元左右。
  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不低于流转费用5%的乡村振兴基金,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到目前,项目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2家,新增就业人员1000余人(次),促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到2024年底,村民入股分红人均比例达到30%。
  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搞好项目建设服务。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耕保中心创新性提出并建立落实“一体化集中办公”机制,即:业主、监理、设计、审计四家单位集中办公,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矛盾,随时召集相关专家评审工程变更等事项,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参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了参建单位的工作时效性。
  下一步,磴口县将持续推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1742号蒙公网安备 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  
长者模式 老人
当前位置: 沙巴体育手机版 > 部门动态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服务项目建设亮点工作

2025-01-22 15:18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磴口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模式由政府单方投入逐步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转变,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建管运”一体化、“投建运”一体化、“EPC+投建运”等多种建设模式,在提高建设标准的同时,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3.14万亩(2024年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44万亩),其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9830万元,建成13.7万亩,占总量的27.6%,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涉农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单体或联合体,在建前、建中、建后以不同投入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投同建的新格局。    
  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支持涉农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根据产业特点和种植结构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在原有财政投资2316元/亩的基础上再投入1000元以上,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实现“田、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
  制定“五统一”建设管理制度(即: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监管、统一支付、统一管护)。立项后,由农牧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确定建设标准;项目批复后,经营主体投资部分纳入共管账户管理,将财政资金和经营主体投资一并纳入招标范围进行统一招标;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全程统一监管,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项目结算时,按照施工进度统一计量支付;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统一安排管护,管护期15年,管护费从经营主体投资款中按照比例提取,实报实销。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项目建成后,经营主体负责经营和管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实施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地膜残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经测算,项目区种植青贮玉米、葵花等农作物亩均节水达30%—50%,节省化肥20%左右,产量增加20%左右,每亩地节水、省肥和创收近600元左右。
  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不低于流转费用5%的乡村振兴基金,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到目前,项目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2家,新增就业人员1000余人(次),促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到2024年底,村民入股分红人均比例达到30%。
  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搞好项目建设服务。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耕保中心创新性提出并建立落实“一体化集中办公”机制,即:业主、监理、设计、审计四家单位集中办公,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矛盾,随时召集相关专家评审工程变更等事项,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参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了参建单位的工作时效性。
  下一步,磴口县将持续推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服务项目建设亮点工作

发布日期: 2025-01-22 来源: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杨娇
  近年来,磴口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模式由政府单方投入逐步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转变,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建管运”一体化、“投建运”一体化、“EPC+投建运”等多种建设模式,在提高建设标准的同时,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3.14万亩(2024年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44万亩),其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9830万元,建成13.7万亩,占总量的27.6%,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涉农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单体或联合体,在建前、建中、建后以不同投入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投同建的新格局。    
  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支持涉农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根据产业特点和种植结构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在原有财政投资2316元/亩的基础上再投入1000元以上,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实现“田、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
  制定“五统一”建设管理制度(即: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监管、统一支付、统一管护)。立项后,由农牧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确定建设标准;项目批复后,经营主体投资部分纳入共管账户管理,将财政资金和经营主体投资一并纳入招标范围进行统一招标;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全程统一监管,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项目结算时,按照施工进度统一计量支付;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统一安排管护,管护期15年,管护费从经营主体投资款中按照比例提取,实报实销。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项目建成后,经营主体负责经营和管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实施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地膜残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经测算,项目区种植青贮玉米、葵花等农作物亩均节水达30%—50%,节省化肥20%左右,产量增加20%左右,每亩地节水、省肥和创收近600元左右。
  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不低于流转费用5%的乡村振兴基金,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到目前,项目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2家,新增就业人员1000余人(次),促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到2024年底,村民入股分红人均比例达到30%。
  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搞好项目建设服务。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耕保中心创新性提出并建立落实“一体化集中办公”机制,即:业主、监理、设计、审计四家单位集中办公,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矛盾,随时召集相关专家评审工程变更等事项,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参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了参建单位的工作时效性。
  下一步,磴口县将持续推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主办:沙巴体育手机版办公室 承办:磴口县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1742号  蒙公网安备15082202000101号
Email:axxaty@163.com 网站标识码:1508220008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网站地图
“微磴口”公众号  
长者模式 老人
当前位置: 沙巴体育手机版 > 部门动态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服务项目建设亮点工作

2025-01-22 15:18 “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磴口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模式由政府单方投入逐步向“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转变,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建管运”一体化、“投建运”一体化、“EPC+投建运”等多种建设模式,在提高建设标准的同时,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3.14万亩(2024年投资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44万亩),其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9830万元,建成13.7万亩,占总量的27.6%,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涉农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单体或联合体,在建前、建中、建后以不同投入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共投同建的新格局。    
  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支持涉农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根据产业特点和种植结构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在原有财政投资2316元/亩的基础上再投入1000元以上,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实现“田、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
  制定“五统一”建设管理制度(即: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监管、统一支付、统一管护)。立项后,由农牧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确定建设标准;项目批复后,经营主体投资部分纳入共管账户管理,将财政资金和经营主体投资一并纳入招标范围进行统一招标;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全程统一监管,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项目结算时,按照施工进度统一计量支付;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统一安排管护,管护期15年,管护费从经营主体投资款中按照比例提取,实报实销。
  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项目建成后,经营主体负责经营和管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实施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地膜残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节本增效。经测算,项目区种植青贮玉米、葵花等农作物亩均节水达30%—50%,节省化肥20%左右,产量增加20%左右,每亩地节水、省肥和创收近600元左右。
  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不低于流转费用5%的乡村振兴基金,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到目前,项目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2家,新增就业人员1000余人(次),促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到2024年底,村民入股分红人均比例达到30%。
  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搞好项目建设服务。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耕保中心创新性提出并建立落实“一体化集中办公”机制,即:业主、监理、设计、审计四家单位集中办公,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矛盾,随时召集相关专家评审工程变更等事项,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参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了参建单位的工作时效性。
  下一步,磴口县将持续推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